自己开始接触中医以来,目前算是连入门都没有的状态。不过,初生牛犊不怕虎,什么也敢试。所以也就有了本篇的和四逆汤的记录。这里郑重提示,生附子有毒,不要贸然使用,本文不可作为任何的用药依据,如果有不适还请去正规医院就医。
为什么要喝四逆汤
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太舒服的感觉。主要是因为发现舌根的舌苔白而厚腻,在翻阅资料后认为这是平时不节制而导致的脾肾阳虚,并且身上有寒湿。所以就打算调理一下。吃了一段时间的附子理中丸和桂附理中丸,效果均不理想,所以打算试试四逆汤。
四逆汤的用量和煮药过程
生附子是网上买来的,由于是第一次喝,自己比较谨慎。自己一共煮了2副药,第一副的用量是生附子12克,干姜9克,炙甘草6克。先煮生附子1个小时,然后加干姜和炙甘草继续煮一个小时,大约剩下600毫升左右。第二次煮药生附子用了18克,干姜9克,炙甘草6克。也是煮了2个小时。
这里需要一提的是,煮四逆汤开火就不能关火,如果水不够了要加热水。自己知道要煮的时间比较长,所以一开始加了许多水,中间并没有加水。
喝了四逆汤后的感觉
1.第一幅四逆汤的使用体验
第一付药自己分两次喝的,第一碗是下午5点左右喝了大约200ml,喝的时候感觉甜甜的,然后就是有点姜的辣味,并没有感到嘴麻。喝下去后感觉胃里比较暖,暖了大约有5分钟后就没有什么感觉了。
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,由于第一碗喝了没什么感觉就把剩下的一次全喝了。除了感觉甜甜的和姜辣的味道以外,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,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感觉。
2.第二副四逆汤的使用体验
由于第一幅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,所以这次增加的生附子的用量,提高到了18克,其他的不变。中午一点煮的,下午三点煮好的。一下喝了这次量的一半,喝的时候感觉先辣后甜,然后胃里暖暖的。
大约一个小时以后,感觉身上暖暖的,手也暖暖的,脚也暖暖的。坐在电脑前看倪海厦的黄帝内经视频,偶尔会感觉到身上如麦芒扎般刺挠的感觉。这个感觉只是偶尔会发一下,一个下午也就感觉到有八、九次。一直到晚上11点睡觉的时候,身上都感觉到暖,有一点点的热,其他无任何不适的感觉。
转过天来,也就是今天。自己观察舌苔,发现舌根还是厚、腻,并且有一点点的淡淡的黄色。自己认为这可能是有一点点热像了,所以决定第二幅四逆汤剩下的药不再继续喝了。
喝四逆汤后的思考
想了想,自己这算是盲目的尝试,幸亏没有导致什么不良的后果。自己在看了一点点视频之后就做这样的尝试,实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太冒然了。因为自己没有系统的学习中医,还不具备辩证的能力,也不了解药性,只是跟葫芦画瓢的一次尝试而已。最关键的,自己最想要改变的舌根舌苔厚腻的问题也没有解决。
所以,自己决定先过一遍视频,等到自己有了大体的框架之后再去尝试调理自己。
最后,再次郑重的强调,本文只是记录自己的一次用药体验,并不能作为任何用药依据,如果有不适还请去正规医院就医。